香港首座摩天大廈,樓高52層,曾是香港、甚至亞洲最高樓的怡和大廈,原來落成至今已經50年。該置地公司旗下大廈於1973年落成,當時擁有亞洲最快的電梯及最大的空調冷卻系統,落成時位處海旁,更可盡覽維港景觀。其最大特色是1748扇標誌性圓形玻璃窗,為區內商廈樹立劃時代的新標準。時至今日,怡和大廈仍為香港著名地標之一。
中區行人天橋系統的起源
除了特色圓形窗外,原來中區行人天橋系統也起源於怡和大廈,置地公司行政總裁黃友忠表示,中區行人天橋系統源於置地公司於1970年代在怡和大廈、遮打大廈和郵政總局之間興建的一座行人天橋。自此之後,政府、其他發展商和銀行陸續將更多天橋及商廈納入此行人天橋網絡,將其打造成爲現今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。這系統分佈中環各處,無縫連接各主要商廈,進一步加強了怡和大廈的吸引力。
回顧歷史,怡和大廈由巴馬丹拿集團(Palmer and Turner,現稱為P&T Group)設計、金門建築建造,落成後迅速成為業內頂級銀行、金融機構、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樓的辦公地點首選。截至1974年,已有八家跨國銀行和一家本地證券交易所進駐。
4成租客為律師行
目前,怡和大廈租戶中,有42%為國際和本地律師事務所;奢侈品牌佔大廈總樓面面積的18%;資產管理公司、股票經紀公司和證券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則佔另外的18%。
怡和集團行政總裁韋梓強(John Witt)表示,怡和大廈作為香港其中一個著名地標,以獨特的建築設計及圓形玻璃窗聞名,引領現代中環發展,同時,一直見證著香港作為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的不變地位,未來亦然。
有租戶租用50年
經過50年,怡和大廈仍有租客不離不棄,大廈1973年首批租戶之一的胡關李羅律師行至今仍然在此辦公。
為慶祝怡和大廈五十週年,置地公司將為租戶、社區和訪客舉辦公開講座、展覽和導賞團等活動。首次公開講座將於7月15日舉行,主題為怡和大廈建築特色及其對城市的影響。另外,一年一度的「齊步上怡廈」(Walk Up Jardine House)慈善活動亦將於9月至10月期間舉行,該活動已為怡和集團創立的精神健康慈善機構「思健」(MINDSET)募集超過五千萬港元善款。本年度活動包括大廈49層垂直競賽跑和推廣精神健康的嘉年華,是集團自疫情以來首次以實體方式舉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