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ot_img

Tag: 閏年

生日2月29日|4年一次生日點計歲數?話你知2月29日的5件事|如果沒有閏年,美國聖誕節會變做夏季?!

1. 為甚麼2024年是閏年? 香港天文台曾就此解釋,現時世界普遍採用的公曆是格列高里曆,它的前身是儒略曆。根據儒略曆的規定,每4年有1個閏年,閏年為366日,其餘3年(稱為平年)各有365日。公元年數能被4除得盡的是閏年。儒略曆1年平均長365.25日,比實際回歸年的365.2422日長11分14秒,即每400年約長3日。 教宗格列高里十三世於1582年宣佈改曆,改變置閏規則。公元年數被4除盡的是閏年,但如被100除得盡而被400除不盡的則不是閏年。這樣的做法可在400年中減少3個閏年。在格列高里曆下,400年中有97個閏年(每年366日)及303個平年(每年365日),所以每年平均長365.2425日,與回歸年的365.2422日十分接近。 根據公曆的置閏規則,2024可被4及400整除,所以公元2024年是閏年。但1700,1800及1900因不被400整除,所以不是閏年。 2. 為甚麼閏年是4年一次? 嚴格來說,1年其實並非365天,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1次需要365.242190天,而每公轉4次就將多出1天,也就是366天。 台灣《中央氣象署》曾為此發表過詳細解說,由於中國古代使用的農曆月份是配合月象圓缺,12個陰曆月(朔望月)總數加起約354日,而氣候周而復始的一個回歸年,卻有365.2422日,兩者相差約11日。因此,為了使農曆的春夏秋冬能配合陽曆的四時節氣,祖先們便在農曆適當的時間增加一個月,以解決農曆年較短的問題,而增加的月份便稱為「閏月」。 經過較精確地計算,19年須加7個閏月,農曆才能與氣候相配合,計算方法如下: 19個回歸年 = 365.2422日 × 19 = 6939.6018日 12個朔望月 × 19 + 7個朔望月 = 29.53059日 × 235 = 6939.6887日 由此可見,19個回歸年和235個朔望月的日數相當接近,即是農曆和陽曆日期大約每19年相遇1次。就今天而言,農曆和陽曆的日期和19年前或19年後的今天日期大多相同。 3. 2月29日出生怎計歲數? 你會否真的以為,2月29出生的人每4年才大一歲?原來香港有法例解釋,根據香港法例《成年歲數(有關條文)條例》第5條列明,「一個人如在閏年2月29日出生,則在閏年以外的其他年份,須以3月1日作為他的生日」。 該條例主要為釐清閏日出生人士的有效年齡,避免於訂立合約及立遺囑時出現有效年齡問題,而引起誤會或爭議。 4. 為甚麼2月特別短? 香港天文台一篇文章解釋,相傳在公元前八世紀的古羅馬時代,一年只有10個月,相當於由現時的3月開始,12月作結,每個月有30或31日,加起來就有304日。當中最後4個月的拉丁文分別是September(第七)、October(第八)、November(第九)及December(第十),這幾個名字一直沿用至現代。至於December後的寒冬,當時曆法則不作計算。 後來國王努瑪龐皮留斯(Numa Pompilius)提出改革曆法。據說由於「雙數」在古羅馬人心目中屬於不吉利,努瑪龐皮留斯將原本有30日的月份全部改成29日,令該十個月的日數變為298日,同時把過往不計日數的寒冬也納入曆法內,但為免遇上「雙數」,故此再增一日為355日。而新加的57日分配在一月(29日)與二月(28日),成為當時一年中的最後兩個月。 至公元前46年,凱撒大帝(Julius Caesar)重新整理曆法,將額外10日加在不同月份,令全年日數增至365日。單數月為大月有31天,雙數月則為小月有30天。 5. 如果沒有閏年會變成怎樣?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物理講師尤納斯汗(Younas...
spot_img